09.06.2015

自然摄影中闪光灯的野外使用技巧

09.06.2015

自然摄影中闪光灯的野外使用技巧

闪光灯是自然生态摄影不可缺少的重要搭配附件,因为有了闪光灯才可以让你在不佳的光线条件下进行拍摄,或者你拍摄的当天赶上阴天下雨,则必须闪光灯作为辅助。当然,闪光灯还可以捕捉拍摄对象的动态,适当的补光可以改善成像质量,取得最佳的色调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作为一名自然摄影爱好者,如果希望不断提高摄影水平,在野外拍摄中学习如何使用闪光灯则是必须学好的功课。为了更好使用闪光灯,首先要了解闪光灯的特性以及对拍摄对象的作用效果,闪光灯在什么时候使用能够真正改善拍摄质量。闪光灯的恰当使用最为重要,因为闪光灯不仅能带来良好的补光效果,还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生硬的阴影边界、反光高光部分惨白等,这些都会影响自然生态摄影作品的最终效果。闪光灯摆放的位置、曝光量测算、柔光效果等如果使用不当,都会造成拍摄失败。

我并不推荐使用闪光灯的M档手动设置曝光参数,很多厂商的TTL曝光控制模式已经足够我们日常使用。通过TTL这种方式,相机可以基本可靠地设置闪光灯的强度,而不再需要摄影师自己根据环境进行计算。如此,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拍摄操作了。

通常根据拍摄内容不同,将闪光灯放置在机顶或通过有线或无线引闪装备进行闪光灯离机拍摄。在此,更加推荐引闪离机拍摄,可以让任意摆放闪光灯位置,让光位更为多样,丰富拍摄效果。当然,离机时也需要准备灯架等辅助附件,方便进行布光。

我会把闪光灯拍摄分为完全使用和辅助使用两种进行区分。完全使用闪光灯,不由分说,就是把闪光灯当做唯一光源使用,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一般为黑色背景,可以更好凸显拍摄主体。辅助使用闪光灯,主要利用自然光拍摄,把闪光灯作为为主体补光的辅助光源,这种自然光与辅助光同时使用的拍摄方法即是辅助闪光。

完全使用闪光灯:

1

一小丛珊瑚菌生长在针叶林的落叶从中,继续离机拍摄,闪光灯直接离机放置在珊瑚菌8点钟位置的地面上,略微向上打光,使得珊瑚菌左侧大面积受光,突出神秘感。

2

在一片树叶下方发现了一只吊挂的蝶蛹,看到这个场景,我决定创新拍摄,可以看到光源的处理,我使用了两只闪光灯,引闪拍摄。一只灯放在叶片正面打透叶片,另一只灯放在叶片下方,隔着叶片闪光,光线透过叶片照射到蝶蛹上更加柔和,下面的灯给蛹正面略微补光(-1档曝光,避免过曝),带有一丝神秘气息。拍摄它需要有助手帮忙协助,自己很难独立完成。

3

羊肚菌,著名美味食用菌,在落叶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大的群落,拍它也算是几经周折,由于想表现出菌盖部分皱褶的质感,我尝试了多种布光方式,最后还是选择了三灯布光拍摄,使用三只闪光灯进行拍摄,最终效果较满意,美中不足是拍摄时需要把脑袋抵在地上拍照,才能取到最好的焦平面。

4

 

大燕蛾喷水,夜巡雨林时偶遇的场景,蛾类喷水还是比较难得见到的,通过不停吸水给身体降温并补充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背景使用了手电补光,打亮背景中的溪水,前景使用闪光灯离机拍摄,闪光灯放置在4点钟位置,距离大燕蛾20cm左右。

5

林下的大花杓兰,林下阴暗的环境中偶见这一美花,无奈光线实在无法拍摄,只能用闪光灯补光,但既然它生于此地,不如就应把它拍出属于这种光线环境的感觉。一只闪光灯离机放置在花的2点钟位置,只打亮花朵周边,营造神秘感。

辅助使用闪光灯:

6

这种蘑菇生长在雨林中的腐木之上,观察后发现俯视拍摄效果最佳,林下光线很暗,提高ISO至1600保证拍摄成功率,1/100的快门速度配合机配合闪光灯凝固画面,保证拍摄成功。我将光圈放置在F4,背景虚化效果良好。

7

毛蕊老鹳草,北京地区常见亚高山草甸野生花卉,在拍摄前我仔细观察过花的姿态和其前后的对应关系,背景中的老鹳草与前景相互呼应,很好地强调了构图稳定性。闪光灯机顶拍摄,由于环境光很好,但主体曝光略显不足,我降低了2/3档闪光灯曝光拍摄。

8

一只络新妇蜘蛛,在清晨阳光的映衬下,蛛丝被打成金黄色,蜘蛛是比较敏感的拍摄对象,拍摄时动作要轻缓,而且要特别注意不要碰触到蛛网,我在拍摄时,对拍摄主体蜘蛛进行了补光,蛛网微微泛金十分让人喜欢。

9

在海南雨林中的叶片背面发现了齿华螳,它把身体与叶片贴合紧密,保护自身,同时这个姿态也可以进行伏击。齿华螳身体半透明,常规用光无法表现其质感。我将闪光灯离机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打光拍摄,凸显其半透明的身体质地。拍摄时,我增加了1/3档闪光灯曝光补偿,打透叶片。

一只正在啃食叶片的瓢甲,这只瓢甲大1.5cm左右,昆虫中的甲虫类拍摄题材一般使用双闪光灯拍摄最为恰当,双闪光灯可以很好的突出甲虫甲壳的整体质感。但要注意拍摄时将光圈适当缩小至F10~F13左右,保证拍摄主体清晰。

10

中国珍稀螳螂,中南拟捷螳,螳螂是很好的模特,非常上镜。这只螳螂拥有极好的拟态,模拟枯叶的姿态和颜色。但螳螂的行动力也很强,经常移动位置,所以拍摄螳螂要注意抓拍它的各种姿态,可以尝试多角度多次拍摄,调整参数,寻找最佳拍摄姿态。

郑洋

编辑,自然摄影师,博物旅行者,华盖(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认证作者,适马(SIGMA)中国认证摄影师,与佳能、徕卡、蔡司、索尼、曼富图、美兹等摄影器材品牌有长期合作。作为主角参演央视纪录频道城市与环境纪录片《谁和我们在一起》。摄影作品及文章发表在《影像视觉》《咔啪》《摄影旅游》《博物》《户外探险》《中国科学探险DEEP》《时尚旅游》《中国国家旅游》《云端》《旅伴》等多家平面媒体上,照片曾发表在“新华网”图片频道。“新华社”“蚂蜂窝旅游攻略”“穷游网”“蜂鸟网”“绿野户外”“三夫户外”“自然之友”讲堂主讲人,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多个旅游栏目座上嘉宾。

Top
Our Br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