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13

工作流程

19.11.2013

工作流程

通常,我最注意從攝影師同行搜求的閱讀內容之一是工作流程。它本身更像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會照自己努力形成的流程來做事。我發現從拍攝到發佈的整個處理流程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各種照片整理方案、編輯技巧、照片備份和發佈的最終方法都能提高這項技藝的效率。我有一套既適應我的工作方式,同時也十分靈活機動、可以隨地運用的有序流程。

讓我們從拍攝談起吧。多數情況下,我工作開始的地方是我的FujiFilm X100相機上的計時器,設定為10秒。捕捉了當天最後一張滿足我的構圖和色彩要求的影像之後,我會把JPEG影像從照相機傳送到編輯照片時將會使用的設備上。為了能夠隨地拍攝和編輯照片,我往往借助於一張Eye-Fi卡。Eye-Fi卡是一張SD儲存卡,具有wi-fi功能,能建立wi-fi網路,讓iPhone實現無線連線和影像傳送。

影像無線傳送到iPhone之後,便可啟動整理和編輯程式了。我讓iPhone來做整理環節的大部分繁重工作,讓Photostream大施魔法,將電話上的所有影像傳送/備份到我執行Aperture的家用電腦上。有需要時,我用Aperture來儲存和編輯從多個相機匯出的我的全部照片。來自我的SLR的一切東西都可直接匯入,而X100和iPhone上的照片透過Photostream匯入。如果我要拖出舊影像,則它們全在Aperture 裡面隨時待命,可無線進行,無須我費工夫。

Workflow 4

接下來,我稍作進一步整理,只需將我所需的原始影像匯入VSCO cam,以開始進行編輯。VSCO有獨立的庫,我在裡面存放全部Instagram日常最終編輯版本。其實沒作什麼真正的整理,因為這個庫裡面是我每天早上拍攝的10-20張照片中的精華。

照片的編輯可以花一個完整貼子的篇幅來論述,但是其關鍵流程的第一步始終是將影像裁剪為想要的方便隨後以手動滑桿播放的1×1 Instagram格式,直到弄出有價值的東西。然後,將最終影像匯出到iPhone照片庫中。我匯出到庫裡是為了存一份副本在電話上,它是透過Photostream來備份的,並且我也覺得影像質量最好是儲存在庫裡,而非直接儲存在Instagram中。

發佈是本流程的最後一步。影像已匯入,無需裁剪,因為它應當已經是1×1楨了,我不用任何預先內建的濾鏡和自動最佳化按鈕,而是直接轉到發佈頁面。新增標題之後,10分鐘之前騎著我的自行車在戶外拍攝的照片,現在就推送給了每個人。工作流程到此結束,這天也就收工了。

Ryan Behner

Ryan Behner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在設計衛星之餘,因機緣巧合,他樂於享受生活中美妙的事情,如攝影、自行車運動和品嚐威士忌。
Top
Our Br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