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2016

夜•雨林——雨林深处秘境探访

05.02.2016

夜•雨林——雨林深处秘境探访

夜间在原始雨林中游荡,是件挺不靠谱的事儿,为了寻找心中的神秘目标物种——霸王岭睑虎,我和同伴重新踏上了征途。打开手电、穿着胶靴、拿起蛇钩,全副武装后一头钻进了漆黑闷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在雨林暗夜深处藏着许多神奇的“秘密生命”。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海南拍摄雨林生物,相对于白天,我们更喜欢雨林夜世界。夜晚雨林里的温度没有白天那般炎热,但湿度仍旧很大。耳边不时传出一些动物和昆虫的声音,但更多时候还是寂静。行走时能够清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这时出现的生物也和白天大不相同,在这个充满惊喜的夜雨林,那些神秘的动植物总是挑动着我们的神经,召唤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深入探索与发现。

开始行动,我们沿林间小路行走了2个小时左右,来到雨林深处一处溪流融合的水塘旁边,看到水塘边有不少腐木和石板,翻开查看,找寻着蛇的身影。

02

紫色的平菇

突然看到一块腐木下方,有一个紫色的物体。起初我并不以为然,以为是一个紫色的塑料袋,同伴细看过去,竟是一个紫色的蘑菇,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迅速辨认出它是某种平菇。蘑菇常见,但紫色的蘑菇并不多见。我使用一只闪光灯对这个紫色的评估进行了离机引闪拍摄,突出其独特的神秘质感。

03

小湍蛙

04

背条跳树蛙

05

海南溪树蛙

06

花姬蛙

07

海南拟髭蟾

水塘上游是溪流,相对平缓的地方,蛙类明显增多,这里是另一番天地,两栖爬行动物的乐园,蛙鸣四起,此起彼伏,我们检查好胶靴后开始溯溪上行。溪流两侧的岩石上,三三两两的蛙类,我们走过之处,蛙们纷纷跳入水中,海南溪树蛙、小湍蛙、斑腿泛树蛙、锯腿小树蛙皆在其中。小湍蛙数量最多,身体虽小,鸣叫起来的分贝却很高。顺声而至,小湍蛙很是敏感,我稍动下身体,它就会有所察觉并跳走,但没过多久它又会跳回来,我们只得静静等待,伺机拍摄。手电的辅助光源帮我们定位,慢慢接近小湍蛙,调整好双灯的位置,开始拍摄。如果没有同伴的帮助,根本无法实现拍摄,这些小家伙儿极为考验布光技巧,使用闪光灯45°夹光拍摄是最佳的方式,并且光线要尽量柔和,突出蛙的眼部细节。

08

乌华游蛇

09

越南烙铁头

10

通过这里蛙的数量,我们判断蛇也不会太少。蛇喜食蛙,蛙多的地方就可能遇到蛇。蛇类是我们海南行的重要拍摄内容,因为它更加神秘,且行踪不定,如能拍到,即是极大的收获。溪边最常见的还应算是游蛇,它们水性良好,可以在水中迅速移动,捕食迅速。我们与蛇的相遇,大多都是不期而遇,并没有想到它会在这时出现的时,它就会给你一个惊喜。正如我们在水塘边发现的乌华游蛇和越南烙铁头蛇。拍摄蛇类并非易事,它们极为敏感,除了一些剧毒蛇类,很多蛇遇到人都会第一时间跑掉,所以只能把握机会,抓拍瞬间。降低移动速度,缓慢接近,加强队友间相互配合,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同时提前计划好拍摄方式,使用双灯或多灯布光,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拍摄。

在拍摄毒蛇越南烙铁头时,我使用了曼富图190go!三脚架和XPRO球型云台,脚架的中轴横置功能非常实用,我把三脚架放低,中轴放置到距离蛇较近的一端,让我可以与毒蛇保持一定距离,又可以实现近距离稳定拍摄。

夜雨林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也许并不需要刻意的寻找,未知的物种就会出现在眼前,汗水和激动的心情结合的时刻,着实让我感动。

01

我们在溪流中夜探

郑洋

编辑,自然摄影师,博物旅行者,华盖(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中国国家地理认证作者,适马(SIGMA)中国认证摄影师,与佳能、徕卡、蔡司、索尼、曼富图、美兹等摄影器材品牌有长期合作。作为主角参演央视纪录频道城市与环境纪录片《谁和我们在一起》。摄影作品及文章发表在《影像视觉》《咔啪》《摄影旅游》《博物》《户外探险》《中国科学探险DEEP》《时尚旅游》《中国国家旅游》《云端》《旅伴》等多家平面媒体上,照片曾发表在“新华网”图片频道。“新华社”“蚂蜂窝旅游攻略”“穷游网”“蜂鸟网”“绿野户外”“三夫户外”“自然之友”讲堂主讲人,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多个旅游栏目座上嘉宾。

Top
Our Brands